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要闻 >> 学院动态 >> 正文

重温回信精神,铸牢信仰之基,走好新的征程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10-18 [来源]: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10月17日,艺术学院党总支在普洱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开展了主题党日活动,师生党员和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本次主题党日活动。

活动中,全体人员首先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回信精神,深刻领会回信中所蕴含的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殷切期望。党总支书记段群勇在重温后强调,全体人员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总书记的回信,不仅是对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亲切勉励,也是对我们全体党员干部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上的殷切期望。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带头践行民族团结理念,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要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我们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总书记的回信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随后,学生党员代表王雨润和入党积极分子代表刘小畅围绕民族团结主题进行了演讲,他们结合自身经历和感悟,讲述了对民族团结的理解和认识,表达了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坚定决心。王雨润同志以《民族团结凝心力,普洱发展谱新篇》为题,她结合普洱市多民族聚居的地域特征,分享了当地傣族、彝族等民族共同参与茶文化产业发展、非遗技艺传承的真实案例,指出民族团结是推动地方经济增收、文化繁荣的“基石”。同时,她以党员身份倡议,号召同学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尊重民族差异、主动促进民族交流,用实际行动为边疆地区发展注入青春活力。刘小畅同志以《以共同体意识聚云岭力量,用团结实干绘中国梦画卷》为题,她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涵切入,结合云南各民族共生共荣的历史与现状,提出青年一代需以“团结”为行动指南——在学习中互帮互助、在实践中协同发力,将个人专业所长与民族地区需求结合,用实干担当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充分展现了入党积极分子向党组织靠拢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

最后,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志愿者带领全体师生党员进行参观讲解,了解教育馆的展区布局与核心主题,包括“民族历史交融”“团结成就展示”“青年使命实践”等板块的内容设计。同时,通过志愿者对馆内实物展品、图文资料及互动装置的讲解,进一步加深师生党员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民族团结进步典型案例的认知,强化“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大家进一步了解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以及普洱市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取得的成就。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的开展,使艺术学院师生深刻认识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增强了他们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大家纷纷表示,将以实际行动践行民族团结理念,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