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要闻 >> 学院动态 >> 正文

音乐系2018-2019年春季学期教研活动成果展示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9-06-19 [来源]: [浏览次数]:

音乐剧《馨香之城创作特色谈中国新时代音乐文化自信

普洱学院 娜响

摘要:由昆明市民族歌舞剧院倾力打造的原创音乐剧《馨香之城》取材于红嘴鸥在昆越冬几十年中发生的真实新闻事件,创造性的构架出一个红嘴鸥眼中的世界。清新幻妙的音乐剧形式拟人化的编排,向观众讲述我们的好朋友"红嘴鸥"关于爱关于环境、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故事。本文是笔者观后感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剧情再现以及品鉴、创作手法及特色、人物刻画戏剧性表现、声音运用的处理、情感表现等进行的浅析,以期展现创作团队以该作品在音乐艺术上所体现的艺术创作手法和理念的再创作,是中国新时代音乐文化自信的具体现。

关键词:音乐剧《馨香之城》;创作特色;中国新时代音乐文化自信

 作者简介:娜响1979.12-),女,佤族,云南西盟人,副教授,现为普洱学院艺术学院声乐教师,研究方向:声乐教育和民族音乐艺术研究。

 红嘴鸥,这一被几代昆明人引以为傲的城市名片,与昆明人交织出的深厚情感,正如同一座人与自然间的桥梁,一方面成为这个城市发展建设的亲历者和建设者,一方面也承载了我们对蓝天、对大地的深沉眷恋……《馨香之城》取材于红嘴鸥在昆越冬几十年中发生的真实新闻事件,创造性的构架出一个红嘴鸥眼中的世界。清新幻妙的音乐剧形式拟人化的编排,向观众讲述我们的好朋友"红嘴鸥"关于爱关于环境、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故事。作品2018首演大获好评后,2019全新改版升级回归,在我省各大州市巡演。2018年5月25日晚20:00是普洱大剧院的专场演出,作品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服装、道具,全新的情节,全新的音乐唱段,清新幻妙编排,让观众领略了云南本土原创音乐剧的魅力演员们的精彩演绎,赢得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本文是笔者观后感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剧情再现以及品鉴、创作手法及特色、人物刻画戏剧性表现、声音运用的处理、情感表现等进行的浅析,以期展现创作团队以该作品在音乐艺术上所体现的艺术创作手法和理念的再创作,是中国新时代音乐文化自信的具体现。

 一、剧情再现以及品鉴

整剧由引子《云端漫谈》、第一幕《心无馨香》、第二幕《重拾芬芳》、尾声《心存馨香》四幕构成其中,第一幕共分五场:鸥群忙碌、喜获赛讯;独脚发难、呵斥女儿;福莱点拨、馨香含义;好友相帮、寻找真相;执拗固执、激辩鸥群。第二幕分为两场:心伤释放、湿地重生;大赛在即、云海翱翔。以全新的视角,服装、道具,以及全新的情节、音乐唱段,清新幻妙的编排手法,给观众眼前一亮的感觉,同时演员们的精彩演绎,也赢得现场最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演出结束后,与观众和同仁进行了讨论,大家都觉得“音乐很棒,演员唱得棒,风格清新明快,很难得的本土原创音乐剧!”“音乐美、唱得美、演得美!”“太过瘾了,这是一场听觉和视觉都很棒的音乐剧,透过演员的演唱我都闻到馨香的气息了!”“寓意、选材很好,唱出了昆明滇池的变化,也唱出了昆明的美,昆明的蓝!”“这是云南本土音乐剧的一个新起点,很棒!后生可畏”这些都是来自现场观众的评价。云南作为边、少、穷地区,能出这样新颖具有国际水准的音乐剧,令人惊讶和惊艳,作为云南人我们感到骄傲,固本是文化自信的源泉,创新必定让我们的文化自信走向更高的台阶。

二、创作手法及特色创新,增强文化自信

新颖的创作思路给了笔者很多启示,以下是笔者观后粗浅感受,一起共勉:

1、脚本文本,以全新的视角、童话般的画面和语气塑造清新奇幻的视觉享受,情节跌宕起伏,牵动人心;纵观全局合情合理,但是作者觉得矛盾的冲突不是很明显,显得张力不够拉大。

2、音乐主题设计,全新的音乐唱段,真唱、真拉的演绎和表达方式,展现了云南本土原创音乐剧创作团队的实力和潜力,角色唱段把握到位、精准。观看过程中笔者享受其中,虽然演出过程中个别演员会出现音准的偏差、错漏字等现象,但依然不影响整体美感,这就是现场真唱、真拉、真演奏、真功夫的魅力所在。真是自信的前提,亦是艺术属性的最高境界之一,应该大力提倡。

3、舞蹈编排设计,清新幻妙,时空和空间把握恰到好处,动静结合、美轮美奂,具有时代性。演员热情的演绎,盖过技术的炫耀,体现了歌唱舞蹈动作与纯属舞蹈型动作的异同。

4、服装造型道具与舞美,以海鸥的白、黑色两色为主调色彩,巧妙的运用在服装的色彩设计上,加上舞美中的蓝天、白云、大海等自然的色彩相结合,展现了自然的唯美、透露出人类追求美的审美向往。

5、该剧从音乐风格到歌词创作都结合了当下文化中的时尚特点和流行元素,把当下网络语言融入并贯穿到台词里,3D全息投影,时尚犀利的语言,“你out啦”“高危职业”“办法和酒、淘宝都有”“刷个共享单车”等大家熟悉的语言在剧中随时都能听到。时代感是创作团队的创新点和亮点,是中国新时代音乐文化的“新”的体现。

三、人物戏剧性艺术表现提升文化自信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整个剧情的人物刻画十分形象,耐人寻味,角色扮演符合时代感,笔者印象较为深刻的地方就是:演员们演绎的海鸥畏惧南方,皆是因为很久以前蓝藻的爆发危及了自身安全,可当试着走进那片曾让他们恐惧的地方时,那里竟然如此美丽,空气清新,花香扑鼻……看的笔者鼻酸流泪,女主角的人物艺术刻画生动、代入感强、艺术表现强,让情不自禁、意犹未尽。该剧缩影式展现了当代昆明城市文化和生态理念作为在这片土地上成长的人来说,感触颇多,内心共勉较强烈,文化自信的底色往往表现在乡愁情结中升华。

四、声音情感的运用及处理表达出细腻雅韵的人文情怀

整剧以流行音乐唱法为主导,音乐节奏感多元又接地气,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二重唱、合唱、念白相结合以及载歌载舞等形式,琅琳满目、丰富多彩。技法是中西合璧的混合体,声音的色彩、音质多样又相对统一有理有据,利用诗词歌咏诵与音乐旋律相结合的方式引出,是将文学和音乐相容一体的加工,如男主女主的声音设计太精彩了,情声并茂,给人跃跃欲试之感。创作团队通过运用声音力度的对比、音色的对峙增强了作品的戏剧性,如:通过配合声部渐入而力度渐强,海鸥的叫声的音效处理等,使听众感受到了作品的细腻情感的自然流露。值得一提的是,音效在整个过程中的助推作用值得赞赏,不仅是具有渲染的效果,还具有给人带来一种真实在场的现场感受一般。这样的艺术处理,增强了作品的张力与戏剧性。另外,采用的男高、男低声部;女高、女低声部的合唱、对唱中平衡的很好,甚至有时候突出了男高女高主旋律的对峙,让男女低声部作为背景那样衬托出主旋律的美感。整剧声音运用的艺术处理,对比鲜明、每个演员演唱的功力不容小觑,为云南本土有这么一支一专多能的队伍倍感欣慰,独具新颖的表达,如史诗般雄浑又散发着清雅的意蕴,给听众丰富的视听盛宴的同时,有留有充分的遐想空间,让人回味无穷,文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相容统一折射出细腻雅韵的人文情怀。

五、小结

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展现世间的真善美,《馨香之城》展现了这个高度,创作团队均是来自云南本土的一批年轻人,作为边、穷、少地区的音乐传播和传承者,他们不仅守住文化的根底,还大胆创新,拥国际视野和胸怀,笔者认为是中国新时代音乐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艺术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无论身在何方,所处环境如何艰苦,只要拥有卓越的思想、专研的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和风格,中国文化之花定会随处绽放。此文是笔者第一次观看《馨香之城》的粗浅观后感,品鉴不一定到位和全面,望团队批评指正。

“爱一直都在,香的方向就是希望……”此刻优美动人的旋律回荡在耳边。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是爱,爱是世界令人动容的词,愿爱永在!

参考文献:

1、《馨香之城》百度词条,截止2019年6月。

2、安鲁新,圣歌在天地间回荡——秦文琛《地平线上的五首歌》之音乐创作分析[J],音乐创作2012(05):103-107。

 

音乐剧《馨香之城》观后感

普洱学院艺术学院 纪仁春

  由昆明市民族歌舞剧院创作的《馨香之城》,取材于红嘴鸥在昆越冬几十年中发生的真实新闻事件,通过红嘴鸥的视觉,拟人化的手法,以时尚的音乐剧样式,向观众讲述一个关于爱、环境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故事。缩影式的展现了当代城市文化,契合了昆明在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中呈现出的绿色发展定位。

观看后有以下几点观感: 1.剧情

剧情虽然契合了昆明发展的历史及当前定位,但矛盾冲突展开得比较生硬。例如,死亡之地描述得似乎不那么令人恐怖。女主角拉拉的父亲法务部长的“独”从何而来?拉拉母亲因何而死?为何是半张《馨香之城》的乐谱?这些关键问题都没有代交清楚,导致观众对人鸥冲突感受得不是那么深刻,也就无法理解法务部长为何那么执着的阻止年轻红嘴鸥们与人接触。到最后,半张《馨香之城》的乐谱之谜也没有得到解决。

2. 音乐

音乐总的来说非常好,主题动机还选用了花灯调子,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切合云南传统文化。但除了主题动机外,其他部分的音乐大段大段都是美国百老汇音乐剧式的模仿。缺乏音乐剧听觉经验的观众很难快速投入其中享受美的愉悦。如果更多的借鉴传统滇剧、花灯戏和民族民间音乐的优点,也许本剧的音乐会更加出彩。

3. 舞美

本剧几乎没有舞美,仅有的装饰没有起到任何帮助观众理解剧情的作用。几处剧情高潮需要宣泄情感之时,大屏幕的动画配图显得不切合主题,很笨拙。

4. 表演

演员们的表演值得赞美!又唱又跳的表演方式需要演员们有很好的唱功,所有演员都表现得不错!

以上是鸡蛋里挑骨头,文章的末尾还是需要肯定本剧的优点:

云南本土剧团能够创作、排演出这么优秀的音乐剧,实属不容易,希望他们再接再厉继续为发扬云南本土音乐文化而努力。

总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昆明市民族歌舞剧院显然做到了!我相信经过不断的排演,新的灵感会不断迸发,新的剧目不断产生,让云南传统音乐文化得到发扬光大!

 

                                                         2019.05.31.